总决赛第二场,比赛最后5分01秒,热火队依靠勒布朗的两罚全中领先3分,迪奥随即三分命中追至平手,关键时刻到来,任何一个进球都有可能改变比赛的最终结果,3天前的关键时刻勒布朗抽筋伤退导致热火队崩盘,而今天在前三节半的比赛中,勒布朗的个人表现堪称逆天。
谁都知道,当勒布朗想要得分的时候,联盟中能够阻挡他的球员少之又少,何况马刺队今天一直没有对勒布朗采用包夹防守,一旦让他打出第三节前半段那样的连续进球,马刺队就会遭遇3天前热火队经历过的噩梦,所以重兵布防勒布朗?3分35秒詹皇的跳投不中似乎证明波帅的选择是正确的。
但,安德森接阿伦传球得分了,暂停回来波什开始投三分,这是马刺队没有预料到的一幕,手感热的发烫的勒布朗居然不攻了,开始为队友创造机会。此时,摆在马刺队面前的是两个选择:第一,继续严防勒布朗,不管热火队的其他球员。第二,放松对勒布朗的包夹,扩大防守。
这是一个类似“薛定谔的猫”的选择题,或者用现场评论员的话来说:是口味不同的两种毒药。一则,勒布朗已经在下半场展现出了他终结进攻的能力,如果不防守他,谁也不知道勒布朗接下来会做出什么疯狂的事情。二来,哪怕波什、韦德已经很久没有得分,他们也是热火队进攻端最靠得住的第二和第三选择,此时场上还有一个雷-阿伦,一个让马刺队球员时常从噩梦中惊醒的名字。
于是,波波维奇选择了第一瓶毒药,然后就是勒布朗选择传球,波什关键三分命中,随后助攻韦德关键上篮得手。用“马后炮”的观点来看,也许马刺队应该选择第二种办法,但比赛输掉已是事实,斯波尔斯特拉的赌博成功了。那马刺队自己呢?他们在关键时刻的选择又是如何?邓肯最后5分钟没有出手,吉诺比利连续3次出手不中,自己打出这样的表现,赢不了球也是理所应当的事情。
看上去,今天两队在关键时刻的选择都有些怪异,各自的头牌球星都隐身幕后(勒布朗和邓肯),让二当家,甚至三当家冲锋陷阵,但在马刺队一方,邓肯的消失是受限体能储备无可奈何,而在热火队一方,则是斯波尔斯特拉战术选择有意为之击中了马刺队软肋。所以在这个回合的关键时刻交手中,热火队赢得了完胜。
(编辑:老三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