现在的意大利已经不再是印象中传统的意大利:昔日的钢筋混凝土防线变得稀松平常,巨星级球员仅剩逐渐老去的布冯;九号半天才消逝,仅存的卡萨诺出征巴西的几率不高;赖以立足江湖的防守反击利器基本被摒弃,反倒学起全攻全守的荷兰以及技术流的西班牙,追求传控及进攻。
混凝土防线变得稀松
稳固的防守,历来是意大利国家队在大赛取得佳绩的关键因素。二次世界大战以来,蓝衫军团6次杀进世界杯前四,4次打进决赛,两度夺魁,每届杯赛都不无例外地有大师级防守专家坐镇。
1970年世界杯,意大利获得亚军在门将位置有阿尔贝托西及佐夫的双保险,后卫线有足球历史最伟大左闸之一的法切蒂,以及世界顶级清道夫布尔尼奇(贝利曾经用这样的话来评价布尔尼奇:“对阵意大利的比赛前,我告诉自己,那家伙也是皮肉之躯,但很显然,我的想法是错误的。”那届杯赛,意大利甚至在小组赛上演仅进1球仍拿到小组头名的神迹(1-0胜瑞典,0-0战平乌拉圭及以色列)。
1982年世界杯,40岁的佐夫仍然老而弥坚,后卫线更是搭配得完美无缺,既有早已名动江湖的尤文3煞卡布里尼、西雷阿以及詹蒂莱,也有初出茅庐便广受赞誉的巴雷西、贝尔戈米及维尔乔沃德。那届大赛,蓝衫军团两度零封拥有博涅克及拉托等进攻天才领衔的波兰,能够先后力克阿根廷、巴西以及西德等强敌最终问鼎,固若金汤的链式防守体系也起到关键作用,王牌盯人中卫詹蒂莱先后冻结了济科及马拉多纳这样的进攻天才。
1990年世界杯,由防反专家萨基执教的意大利国家队复制了王朝米兰的后防线,马尔蒂尼、科斯塔库塔、巴雷西以及塔索蒂的黄金组合令人艳羡。虽然进入决赛的过程显得有些跌跌撞撞,但最终的决战却让此前轰进11球的巴西队无计可施,回收中路的马尔蒂尼与俱乐部队友巴雷西完美协作,两翼的穆齐(后被阿波罗尼换下)及贝纳里沃也表现得极为称职,令巴西锋线双侠贝贝托及罗马里奥一次次的冲击无功而返。
2006年世界杯,虽然银狐里皮标榜球队踢得是攻势足球,但蓝衫军团7场比赛仅失两球,先后零封加纳、捷克、澳大利亚、乌克兰以及德国,虽然后防中坚内斯塔小组赛最后一战受伤错过所有淘汰赛,但蓝衫军团从1/8直至决赛仅丢1球。正在职业生涯巅峰的布冯及卡纳瓦罗无愧世界超一流,也起到防线绝对核心的作用,恶汉马特拉齐完美扮演了内斯塔替身的角色,左右双翼赞布罗塔及格罗索也有出彩表现。
可如今,蓝衫军团的后防仅布冯一人能够撑起场面,可以跻身巨星行列。后卫线核心要数尤文的基耶利尼,但这位意大利王牌中卫也无法跻身世界后卫身价榜的前十(《转会市场》的估价为2400万,与瓦拉内并列排在第13位),巴尔扎利已显老态,博努奇更大程度上只是莽夫,奥邦纳及阿斯托里等人国际比赛经验尚浅。至于边卫位置,历来精英辈出的亚平宁赛场已经出现人才短缺的现象,以至于相当多的意甲球队目前都以3后卫阵型作为主打。即便是最受普兰德利重用的马乔、克里希托、德西利奥以及阿巴特也与昔日的法切蒂、马尔蒂尼乃至赞布罗塔有相当的差距。
防线整体质量的下降,直接导致丢球数量的增加,2013年的18场比赛,意大利总共5次零封,对手中还包括马耳他、圣马力诺这样的弱旅,单场丢两球(或者更多)的比赛反倒达到9场之多,被海地打进两球,被历来被认为锋无力的日本3破球门,这样的结果真的不像来自意大利。
梦幻九号半消失无踪
Fantasisti,这个意大利语单词,在其他语言中难以找到对应的词汇,有人将这个词译为“球场魔术师”,指的是那些想象力出众、位置介于前腰及前锋之间、能够送出致命一传且具备一流射术的球员。它其实也就是我们在位置界定时所说到的九号半球员。在意大利国家队,九号半球员的存在往往是球队能够获得优异战绩的重要前提。
1968年那支欧洲杯冠军队当中,我们就能够找到两位可以胜任九号半位置的超级天才,詹尼-里维拉以及桑德罗-马佐拉,凑巧的是这两位传射俱佳的技术型天才,恰恰来自彼此水火不容的米兰和国米,虽然都并非真正的锋线箭头,但两位天王的意甲进球数均超过110粒。他俩的存在,是蓝衫军团能够问鼎1968年欧洲杯并进入1970年世界杯决赛的关键因素。
1990年的亚平宁之夏,蓝衫军团拿到季军,在维奇尼的阵容中,我们能够找到罗伯特-巴乔的名字。彼时巴乔年纪尚轻,小组赛第3场才跻身首发阵容,占据九号半位置,辅佐正印中锋斯基拉奇,那场对阵捷克斯洛伐克的比赛,被意大利球迷奉为“神马尾”的他打进那届杯赛最精彩的进球,从中线启动连过3名防守球员后突入禁区低射破门。
巴乔的神奇在4年后的美国世界杯的淘汰赛阶段延续,1/8决赛两球逆转尼日利亚,1/4决赛盘过门将小角度破空门绝杀西班牙,半决赛5分钟梅开二度击垮最大黑马保加利亚,如果不是决赛点球大战那令人黯然失落的瞬间,美利坚本应成为巴乔这位意大利历史最棒九号半的封神之地。
此后的9届大赛,意大利国家队仅在2010年南非世界杯缺少了9号半的身影,其余赛事则见证了从巴乔到皮耶罗及托蒂的传承。2006年世界杯,托蒂的位置其实就是在前腰与九号半之间游弋,多数时间埋伏在单箭头托尼或者吉拉迪诺身后,虽然那届比赛他仅仅通过点球破荒,但却送出赛事最高的4次助攻,是意大利最终问鼎的最大功臣之一。
然而,今夏的巴西世界杯,意大利却极有可能找不到九号半球员的身影,虽然入选意大利的42人大名单,但暌违蓝衫军团已久的卡萨诺最终得到普兰德利青睐的可能性较低。切尔奇更大程度上只是边锋,22岁的因西涅倒是颇有发展前途,但目前稍显毛躁和稚嫩,或两年后的欧洲杯能够让意大利重现九号半的荣光。
弃防反战术效仿西风
由于意大利足球注重防守的传统,往往能够在门将、后卫以及防守型后腰位置上出现较多人才,但真正意义上的十号球员却多数时候成为稀缺品,且锋线除那几位才华横溢的九号半之外,尤以中锋及机会主义者居多。因此,形成防守反击的传统打法实属正常,这种坚盾加快刀的组合也让蓝衫军团屡屡能够在大赛上取得佳绩,且涌现出较为高效的射手,比如1982年的金童罗西,又或是1990年流星般的斯基拉奇。
然而,近年来,随着技术流打法的回潮,亚平宁赛场出产的球员类型也悄然发生变化,除前文所说的顶级后卫稀有化之外,超一流的防守型后腰及纯抢点型中锋也逐渐退流行。意甲各支强队开始效仿巴萨,追求以控球为先导的打法,这也直接影响到国家队的战术和选材。早在2012年欧洲杯之前,意大利国家队主帅普兰德利就曾表示,他希望意大利能够踢出精彩纷呈的攻势足球,效仿上世纪70年代主打全攻全守的阿贾克斯,以整体及传控为先。
应该说,普氏的改造起到一定的效果,比如将并不被看好的意大利带进2012年欧洲杯决赛,且拿到去年联合会杯的季军,以巴洛特利为代表的一批新生代球员也愈发成熟。但这种战术的问题在于,一旦真正遇到技术能力及传控水准高于自己的球队时,比如欧洲杯决赛的西班牙、去年联合会杯的巴西以及友谊赛遇到的阿根廷,在传控失去优势的情况下,意大利又丢掉了传统的防反利器,往往只剩下缴枪的份儿。
(编辑:淡定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