季后赛正如火如荼激战正酣,总决赛的对阵除新疆已经明了,另一个对手也在千呼万唤之中,场内的激战自不必说,场外的硝烟也不甘示弱的开始预演,而且大有熊熊燃烧之势,其激烈一点不亚于场内的竞争!
现象一:传言满天飞,意在扰乱军心
换援、跑路、转会等的传闻一直会伴随球队的征战。每到关键战役总有“内幕”以各种途径各种形式出现。
“换援”搅乱的是在役球员的心智;“跑路”在搅乱在役球员的心智同时,也会让球队的教练和球员产生猜疑和不信任,表现的好谣言不攻自破,表现失常则会产生更大范围的声讨,直接影响传闻主角的后续发挥;身陷“转会”传闻的球员浑身是嘴解释也很难把全部精力放在训练和备战上,这只是目的之一,有时候经纪人为获得最大利益也需要通过透露“内幕”达到其目的,当然也有搬起石头打自己的脚的事情,比如,迪奥古与广东的故事,事情可以澄清,但广东管理层为此背的骂名至今仍不绝于耳,再如唐正东的转会“谣言”,五年的大合同转眼被减去两年,你这是在砸球员饭碗还是另有所图?这样的球员换个差点的球队每年赢球奖的损失都不会是个小数目,不断辟谣不断升级“谣言”,想当年每到疆粤会师总决赛围绕大巴的转会“传言”就不绝于耳,扰乱球队的正常运作才是蛊惑的真正目的。
现象二:拿球迷说事
主场优势对一个球队尤为重要,不考虑别的因素,在自己家乡父老的助威声中战斗精气神都会大不一样,因此如何消弱主场优势就成了一项必修课。
普通场馆来个3、4千球迷不是问题,五棵松这样的一流场馆甚至可以容纳一万八千名观众,想让这么多怀着各种心态的球迷在现场有一个统一的行为势比登天,季后赛首轮新疆客场与辽宁之战所发生的球迷不文明行为,赛后主教练只能用一句“我只能管住我自己的球员”回应,事实上有时候环境和气氛会让教练自己都管不住自己,事分两种,教练和球员管理是俱乐部的事,观众和场外的管理应该是赛区和场馆的责任,俱乐部和赛区及场馆之间是生意,是租用关系!
正是有这些不可控的因素也就会发生投杂物、污言碎语、有辱客队的条幅、漫画、相片等现象,甚至还有被默认的“地域观球文化”,为此篮协的规定不可谓不细致,媒体和舆论也会利用场外的这些不文明行为大做文章,虽然效果千差万别,但传媒发达的地区还是胜多负少。
这些不可控应该区别对待,是有组织的行为还是个别球迷的个人行为?在主场DJ的号令下整齐划一的喊出侮辱客队、侮辱裁判的口号这就属于有组织,球迷喊出侮辱性口号不制止属于球场工作人员不作为,甚至在主场也会“潜伏”客队球迷,这些人的嫁祸于主队言行都让主队俱乐部承担合适吗?
当然,种种的不文明行为最终都会授人与柄!
现象三:拿裁判说事
主场哨毁的不单单是比赛,比赛输了还可以再赢回来,要是把人心吹凉了,想挽回可就难了!主场哨的存在纵容了教练和球员,也养刁了主场球迷,似乎主场不占便宜就不叫主场,在主场教练可以肆无忌惮,甚至可以间接授意球员该如何做,球员也敢于“合理冲撞”,敢于与客队“身体接触”,敢于做出各种“无辜”的夸张表演,纵容的结果就是比赛的失控,球员失控伤人不断,球迷失控杂物横飞,在主场球迷看来偏也是“黑”,公正更是“黑”,反正真开眼就只有“天黑”!在这样氛围下打球,球员不再追求防守的合理技术,以至于习惯性“脏”,长此以往,吃亏的还是走上国际赛场的国家队。
可观看,进入季后赛主场哨的现象有所好转,吹罚尺度趋于一致,也更严,这本是联赛的幸事,但媒体依然会惯性的抓住裁判个别失误不放,避而不谈裁判的进步,各种逼宫的事情也会时有上演,目的就是希望主场捞回来或者客场少暗算。
现象四:拿球员说事
京粤正在为总决赛资格你死我活,无聊(应该用无良更贴切)的媒体又开始撮合双方关键球员马、王爷展开口水战,外人看了热闹,球员分了心。
场内战事未起,场外已经硝烟弥漫,斗智斗勇的心理战,但请文明论剑,诋毁、谩骂、假新闻。。。。。。不带这样玩的!能不能少些八卦、少些花边、少些吐槽、少些无中生有?让球员把精力集中到备战上,让球队把注意力集中到管理上,为球迷奉献上更精彩的比赛!
(编辑:PH)